邢善萍在校企协同创新合作签约仪式上强调
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
12月19日,校党委书记邢善萍在山东农大与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讲话时强调,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始终把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积极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邢善萍说,2004年,张民教授研发的包膜控释肥技术在金正大落地安家,山东农大和金正大集团从此联合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共谋发展之路。八年创业,成果斐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控释肥产品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控释肥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从最初的几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50万吨,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学校和企业联合组建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同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控释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课题;共同完成的“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同制订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校企双方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双赢: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学校实力进一步增强,相关学科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评价,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金正大找到了发挥自己专长和才智的岗位。
邢善萍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报告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她强调,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始终把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邢善萍指出,山东农大和金正大集团签订协同创新、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合作协议,就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实际举措。双方将围绕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共建以及新型肥料研究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各个合作项目的实施,必将把校企双方的产学研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她希望学校与企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抓住新的机遇,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组织好每一个合作项目的实施,力求在部分领域有所突破;要以缓控释肥的研究、生产为龙头,汇聚科技人才力量,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工作首位,积极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